有故事剧透。
网飞(Netflix)版《三体》(3 Body Problem)已经全集上线。我也在第一时间将这部剧集看完。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太一样,我虽然觉得网飞交出的「三体答卷」依然保留有浓重的(被摧毁过的)好莱坞工业流水线制作的香精味,但我认为它并非完全的「工业垃圾」,至少让我与腾讯版的《三体》相比较的话,我可能很难说得出我更喜欢谁的版本。
在说之前我想先说明,我确实读过原著《三体》小说,也就是「地球往事」中的第一部,但阅读已经是十年前还在大学时期的事情了,「地球往事」系列的第二、第三部也拖拖拉拉到现在没有读完;腾讯版的《三体》也是在去年刚推出的时候就已经看过,我在当时与同期推出的《流浪地球 2》一起谈了谈。我当时已经觉得,腾讯版《三体》确实是在当下中国影视剧工业中的顶尖水准,但当时我对它有一种如鲠在喉但却说不出的遗憾。之后在某期播客(好像是《没理想编辑部》?印象不太深刻了)中,主播的一句话很精准地点出了我对腾讯版《三体》的那种遗憾的来源:「如果电视剧的剧情完全照搬原著的话,那我为什么不直接去看书?」
有人说,刘慈欣的《三体》小说是极难改编成电影或影视剧集的。如果你曾拜读过《三体》,应该不会对这个观点持任何异议:小说所涉及的时间、空间尺度极大,理论深度极深,已经足够编剧和导演喝上几壶。而腾讯的《三体》走了一条最为简单的捷径:直接在剧本上复刻,成为原著小说的「复读机」,除了针对某些角色进行一些改动之外,更多的工作是单纯地将小说中的场景以视觉方式进行呈现。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除了在改编难度上降低以外,在外界也能收获「尊重原著」的好评。但这也很容易让编剧「偷懒」,或者因为尽可能避免落下「魔改」的口实,而放弃在电视剧中挖掘原作本身的人文与思想内涵。以及,腾讯版的《三体》的故事更多局促在了中国内,这一点也与原著一致。考虑到原著小说出版于 2008 年,从时代、作者和书本媒介的限制而言,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影视剧集中,怎么看怎么都会显得有一点「小家子气」。
相比之下,我觉得网飞版本的《三体》则在另一个维度,展示了故事的另一种可能性。首先, 在美术设计方面,网飞的《三体》在场景设计、字体选用等与美学相关的元素中,看得出是经过一番推敲。
简单举个两例子。其一剧中所使用的字体是 Sackers Gothic,这是由蒙纳(Monotype)设计的一款字体,带有浓郁的几何风格,与科幻场景放在一起会有一种秩序感和人文张力。小岛秀夫的《死亡搁浅》中,标题 Logo 也使用这款字体。
正好我也有这款字体的正版授权,我就随性用腾讯版《三体》的剧照简单 P 了一下,希望你可以感受到我在说什么。
此外,Netflix 版本的 ETO 标志设计,也比腾讯直接「借用」的、三体粉丝的设计要干练、人文得多。 Netflix 版三体中的 ETO 组织的 Logo 由三个大小不一的圆组成,尺寸相邻的两个圆相互间有一个交点,两个交点形成的直线则与水平线平行,让人联想到「可控的三颗太阳」——在 Netflix 的《三体》剧集中,玩家通关一级后,天上的三颗太阳也会排列为与这个 Logo 相同的图案。
包括字体选择和 ETO 组织 Logo 的设计,都具有强烈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与三体人期望获得永恒的「恒纪元」之愿呼应,同时与地球上的人类的反应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进一步地,这些设计也为整个剧集奠定了美学基础。我在看 Netflix 的《三体》的时候,很多次会联想到那首经典的 勿沉良夜(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另外,虽然 Netflix 请的编剧们不得不将 1.5 本书的故事压缩到八集(导致编剧们恨不得将整个故事加速到光速的 1%),但我依然可以感受到 Netflix 的编剧试图在人文和思想深度上,挖掘一些更引人深思的东西。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桥段在第六集。程锦请求奥吉将她研究室中的高强度纳米技术用于与三体人的初步对抗。此时两人的对白如下:
程锦:最顶尖的物理学家都在努力拿到最意想不到的资源!
奥吉:上次我们给最顶级的物理学家意想不到的资源时,就有了广岛原子弹。
短短的两句拌嘴,不仅清晰明了地点出了奥吉为何不愿意将纳米技术交给程锦,也将「奥本海默难题」——即是否应该像「被迫害妄想症」患者一样,为战争或者保卫而放弃其他一切东西——交给了观众。我觉得这两句对白可能是 Netflix 版在剧情上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也是编剧们试图在原著的基础上挖掘人文深度所作出努力的痕迹。
再次强调,我并非认为 Netflix 版《三体》剧集就是这个故事的「完美答案」;相反,我认为它的遗憾之处要多于腾讯的答卷。诸如,Netflix 版剧集几乎砍完了所有关于宇宙理论分析的部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只有「光速的 1%」和「3000 枚原子弹」,作为一个硬科幻作品,这样属实不太应该。另外,有些人觉得 Netflix 版《三体》比较好的、关于叶文洁前半生的经历,除了剧集最开始的场景比较有冲击力外,剩下的无论是剧本还是表演,都充满着「局外人」对于那个时期的偏见。另外,选角上一些角色选择可能也没有经过太多的磨合和考量,比如 Netflix 版三体中由 Benedict Wong 饰演的大史,在剧中就整体显得颓气许多,完全没有于和伟老师饰演史队时候的痞气。反过来说,这些都是腾讯版《三体》做得十分优秀的地方。
有些时候,我更倾向于觉得,两个版本其实各有千秋、各有优势。如果有一个《三体》剧集可以集两家的优点于一身,我觉得可能就离我们期待已久的那个「三体剧集」不远矣。我也希望国内的《三体》团队可以再接再厉,带来更精彩的视觉效果之余,也能在剧集中令观众思考,而非单纯流于「硬科幻」之表。